编辑:承德网发布时间:2016-11-9
近日,网帖“因穿耐克鞋被取消助学金”引起热议。作者称,大学时有个同学,打球总穿着开裂发黄的鞋子,家里省吃俭用几个月,给他买了双打四折的耐克鞋。他视如珍宝,每次打完球都要刷一遍才行。后来他的助学金资格被取消了,只因“贫困生就该有贫困生的样子”,他为此哭了很久,我买一双耐克鞋,就要被取消助学金资格吗?(11月8日《中国青年报》)
公平而言,“穿耐克鞋被取消助学金”还算不上是一则新闻。因为,这毕竟是一则网帖,并非正规媒体报道。但是,这丝毫不影响讨论的空间。因为类似的现象就发生在我们身边。
“贫困生就该有贫困生的样子”这样的话语我们也听说过。其实,这句话才是最伤人的。贫困生究竟该有一个怎样的样子?难道这个样子还必须是固定的?按照这句话的意思来理解的话,贫困生就应该是破衣烂衫的,就应该是面黄肌瘦的,就应该是蓬头垢面的,就应该是无精打采的,就应该是萎靡不振的,就应该是胆怯懦弱的。
的确,这些形象,在60年代是我们对于贫困人口的印象。可是,要知道的是环境不同了,时代不同了,观念不同了,场景不同了,昔日的“贫困形象”也已经不同了。所谓的贫困,已经不再是往昔的形象了,贫困是指家庭经济不宽裕,经济来源不稳定,薪酬收入相当低的群体。但是,这并不意味着,你一眼就能看出他是个贫困的人。
贫困人群有让你看不出他贫困的权力。每个人都有脆弱的一面,对于贫困人群来说,他们最脆弱的一面就是“生怕别人看出自己是贫困的人”。他们在与别人的交往中,在与社会的接触中,也会有一种想法,那就是掩藏自己的贫困,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贫困。这个时候,就会特意在衣食住行上,想办法让自己“看着不想贫困的人”。无疑,用衣着鞋帽打扮自己就是最好的办法。从这个角度老说,我完全理解“贫困生穿耐克鞋”的做法,其实人家也有找点心理安慰的意思。
最近这几年,涉及贫困生的奇葩规定很多。有的地方规定,贫困生的饭菜不能超过3元钱。有的地方规定贫困生不能使用某某牌子的手机。有的地方规定贫困生不能用手提电脑。有的地方规定,贫困生不能穿名牌服装。
延伸了来说,不仅是贫困生,就是对于社会上的困难群众也有这方面的规定。这确实是教条的。一方面来说,即使使用了名牌手机、名牌服装,也可能是二手货,是从亲戚淘汰的物品里淘来的宝贝。另一方面来说,还要看常态,比如确实穿了名牌服装,但是也只是偶尔。就像我们这些小百姓,虽然也不富裕,偶尔也能吃顿大餐,谁还没有一件“喝茶的衣服”?这要看常态,不能只是看人家有一双耐克鞋就说人家不属于照顾范围。
扶贫还应该多些调查了解,多些实事求是,岂能如此教条?难道贫困生就得一副“穷酸样”?
稿源:荆楚网
作者:郭元鹏
猜你喜欢
推荐文章
最新文章
热门关注
4月12日,首都之窗官网发布《2016年北京市缓解
弃北大读技校的经济学解读 —高考频道—中国
T开封一村庄盗挖田地卖沙牟利田地被毁严重,